怎样的教育方式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中国人历来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实,这种粗暴的家教方式只能摧残孩子的心灵。教育孩子只能说服,不能压服,用信任交换信任。打骂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而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时代在变,家教观念也在更新,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当然也不可能不变。也许父母会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来,是不是就会宠坏孩子?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自已负责,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独立而理性的人格。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人们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人各有各自的兴趣与喜爱,不能勉强,也不应该勉强。文雅一点的古训就是:“人各有志”。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已特别喜欢的东西,无论孩子喜欢什么,都是他个人的爱好和兴趣。这种爱好和兴趣不仅使他的情绪有所寄托,也使他能感到踏实和安定。一、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容忽视 每一个孩子就像是一本书,需要父母用心研究、用心解读,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父母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容忽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强迫工作时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可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当孩子做自已感兴趣的事情时,她往往能够全力以赴。二、教育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优势 自然界没有一条相同的河流,也没有一座相同的山峰,更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一个相同性格的人,所以,作为家长的不要用别人孩子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每个孩子的兴趣都不一样。在生活方面,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存在的。在孩子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应该得到较好的发展,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弄,人们对有兴趣的事情往往能容易投入,反之,则难得成就。人生最可悲的是一生对什么都没有特殊兴趣和爱好,孩子最不幸的父母凭借自己主观意志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成功的教育应该找到孩子的优势,充分展示孩子的优势,孩子的个性是有所差别的,所以,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天赋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