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母亲都希望自已的孩子成才,都尽其所能教育自已的孩子,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平庸?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
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是否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每个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基楉特,曾把父母不宜对孩子讲的语言归为十大类:1、不要威胁,如“我再也不想带你了,你给我滚开把!”2、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3、不要许愿,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4、不要抱怨,如“你这不争气的孩子,真叫人伤心透了!”6、不要恶语,如“你这个大笨蛋!”7、不要侮辱,如“你真是个没用的废物!”8、不要压抑,如“闭嘴,不许说话!”10、不要强迫,如“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对照以上十类错误的教育语言,你是否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已的身影呢?
千万不要觉得这只是要句话的问题,当这种语言成为你的要中固有教育手段时,更大的错误、甚至是极难挽回的错误往往及会发生了。例如,做家长的常常能在自已的孩子身上发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却最容易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的这个缺点是怎么形成的呢?要知道,凡是有因必有果——有的家长抱怨孩子胆子太小,那么请你回想:孩子小的时候,你是否曾有大老虎、大猫等威胁性食物来恐吓她,以便制止他的不听话行为呢?有的家长抱怨孩子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那么请你回想:当孩子刚学会做事,但做得不够好时,你是否曾经用“笨蛋”、“木头”等话语讥讽她呢?有的家长抱怨孩子不喜欢和自已沟通,甚至总是喜欢隐瞒事情真相那么请你回想:在孩子放错误的时候,你是否曾十分习惯用打 骂等强硬的方法去管教她呢?由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任何要种个性与习惯的形成,都有其内在的根源所在,家长一句不经意的言语或要次无意识的举动,都极有可能给孩子的为了带来太多或好或坏的影响。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了:“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这个我是知道的。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既不能打骂,也不能挖苦讽刺,更不能态度强硬,那难道要随孩子的便不成?有效而科学的教育方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教育孩子,既需要母亲和孩子亲密无间,又需要母亲和孩子的错误思想、错误行为斗智斗勇。作为母亲,作为和孩子最为亲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