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大脑中都装了些什么呢?
有亿曾说这样一句话:“大人海孩子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说大人的世界是现实的‘陆地’,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没了而纯净的‘海洋’。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已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逊于妈妈从‘陆地’走向‘海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首先,妈妈应当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与他们进行交流。妈妈应该知道,从二、三开始,孩子的独立意识就开始萌芽了,这时候孩子经常会说“我自已做“,到了10岁左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水平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形成“成人感”和“独立感”。这个时候,如果父母还把他们当做小孩子来保护,势必引起他们的反抗。
其次,妈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孩子身体成长的同时,她们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幼儿期(1-3岁)幼儿期是开展是开展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决定人的要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很多本领,从动作上他们已经能自如地独立行走,手部的动作也有了明显发展,他们可以独自吃饭、玩耍等。
1、学习和模仿 幼儿期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重要心理阶段,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总是不挺地问什么。这个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能够将刚刚听到的话,立刻想起并加以模仿。2、有表达欲望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表达的欲望,他们能够用语言表达一些新奇的东西。如,他能告诉妈妈刚刚看到的小狗,在马路上奔跑的汽车等。对于孩子来说,表达是一种自然的喜悦,因此,妈妈要定要抽出时间、拿出耐心听孩子表达。3、反抗心理 提到二、三岁的孩子,大家几乎都会提到“反抗”二字,这个年龄的孩子反抗外来的要切,妈妈喂他吃饭,他会心不在焉地摇头说,“不吃”,妈妈给她洗澡,她会跟妈妈捉迷藏,“不洗”,妈妈让她上床睡觉,他偏偏找理由说“不睡”.....孩子的这种反抗情形,自两岁半起将持续半年甚至一年之久。
对孩子的这种反抗心理,家长不要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也不能禁止孩子做要一切事情,最好是与孩子订立规则,如,虽有美味可口的点心摆在面前,也得先去洗手才能吃,如果妈妈能够慢慢克制住孩子的欲望,孩子的反抗心理会减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