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孩子不讲礼貌的很多,见人不打招呼,从来不说“谢谢”“对不起”、用从电视学来的话骂同学、去别人家做客乱翻东西。
其实,孩子不懂礼貌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家长有礼貌,家人互相之间讲礼貌,他们再来孩子讲礼貌,孩子很容易就会礼貌;如果家长平常不用“礼貌”去要求自己的言行,反而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这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言教不如身教”。
即使家长是说话、办事很讲礼貌的人士,但是,如果对待孩子的不礼貌行为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更会纵容孩子不讲礼貌。
孩子不是天生不讲礼貌的,但是,他们分辨对与错的能力却不是很强。当孩子与长辈对嘴,遇人不打招呼,该说“对不起”不说时,家长对这种行为不进行制止,反而仍以微笑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就会以为这样是正确的,不但以后会继续做这些不礼貌的事情,甚至会以此为荣。
“养子不教,家长之过”,孩子不讲礼貌,做家长的逃脱不了责任。只有养成正确的教子观念,才能培养出有礼貌的孩子。不要等到孩子让自己当总出丑了,或者孩子闯出大祸时,家长才意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当孩子不礼貌的习惯已经羊肠时,要想改掉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当孩子出现各种各样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时,做妈妈的千万不可置之不理,当然,也不可由于过分着急就对孩子大打出手。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时,这种接人待物的坏毛病将更不容易改掉。
做事讲究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孩子更是如此。让孩子帮父母做事,这样孩子认为自己是有用的,感到一种满足,就会更加努力的遵从父母的要求。
当家里来客人时,孩子表现出不礼貌的情绪,不正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反抗吗?在教育孩子对待客人要有礼貌时,如果用道理不能说明的话,我们不妨让孩子真正体会一下做客人的感受。当孩子再稍微大一些的时候,需要学习不再只是“请”和“谢谢”,而是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和成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和反应,和孩子讨论他人的情绪感受,建议他们使用文雅有礼貌的语句,会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