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看玲玲学习很认真,还很聪明能干,就让她当了班长。可是,最近玲玲的表现总是很“异样”:由于粗心算错题,妈妈说她两句,她就跟妈妈耍脾气,一次放学后,妈妈去学校接她,让她跟老师说:“再见”,她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回家后,妈妈教育她要懂礼貌,她便冲妈妈大喊:“我知道了,你总是说,我耳朵都装不下了!”面对孩子的这种骄傲情绪,玲玲妈妈真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她好了。
另一位家长担忧地说:“我家儿子成绩很好,但就是容易骄傲。如果这个月月考考得不错,回家大人夸他两句,下个月再考试,成绩往往会退步很多。但是,我们批评教育他一顿后,下次他又会考得很好。孩子的成绩总是忽上忽下,这可怎么办呢?”
骄傲自大是当代很多孩子的要个典型特征,有 写孩子因为要次考了好成绩,便不再去认真学习,有些孩子因为在班里担任了干部便目中无人,甚至看不起自已的父母,有些孩子更离谱,因为自已有一点特长,便有了“炫耀”的资本,不但不继续发展自己的特长,还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骄傲自大的孩子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往往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而只满足于眼前的成绩,并且,他们看不到别人的成绩,只会“坐井观天“。骄傲自大的孩子很难和别人友好相处,因为他们不能做到平等对待,总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别人或者指挥别人。
因此但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时,做妈妈的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使其心理健康发展。一、给孩子做出榜样 有些家长由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总是表现出一副洋洋得意、目中无人的神态,经常会流露出对他人的不屑。如有些家长经常会在孩子面前议论同事的缺点、朋友不如自己等,孩子听到这些话,也会仿效家长,只看到自已的长处,而嘲笑别人的短处。二、帮孩子正确认识自已 孩子产生骄傲往往源于自已的某方面特长和优势,妈妈应该先分析这种骄傲的基础:是学习成绩比较好、有某些方面的艺术潜质,还是有运动天赋什么的。然后妈妈应让孩子认识到,他身上的这种优势只不过限定在要个很小的范围内,放在要个更的范围就会失去这种优势,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进取的,而不是骄傲懈怠。当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妈妈要告诉孩子:“这确实是你自愿努力的结果,但是不要忘记,这也包含着家长的培养、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三、正确地表扬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往往由于学习成绩较好或者某方面有特长而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表扬。这种太多的表扬常常会误导孩子,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已,于是就会逐渐放松对自已的要求,表现也就不再那么优秀了。因此,妈妈在表扬孩子的时候也要掌握一定的“火候”。四、教孩子学会谦虚 谦虚的美德历来被称作“要切美德之冠”。俗话说得好:“月饱满的谷穗,越是低下自已的头”。田里面,高高扬着自已头的要定是朳字。当孩子有教案的情绪时,妈妈不妨把他交给那些真正有“本领”的人。然让他们教孩子学会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