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长都会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得好,又不放心孩子的能力,于是干脆以自己的选择来位孩子代劳,孩子没有什么自主决定的权利,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观念中就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总 没有别人的好,凡事都有父母决定好了,要就不爱思考了,没有主见了。
做事有主见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很多父母会误认为孩子只有长大懂事以后才会有自己的主见,殊不知有主见的孩子需要从小培养的。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家长如果不能体察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注重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他们规定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优柔寡断的,遇到事情没有主见的人。
培养孩子有主见不是让孩子不听劝告,一意孤行,而是希望孩子在面临选择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成长过程中那些不必要的损失或失败。
要想培养孩子有主见的个性,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自己做主的机会。在不影响孩子饮食均匀的情况下,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吃什么东西,没有必要非要孩子吃什么。在穿和玩的方面,家长也可以开明些,不少孩子在玩游戏时,并不像让成人教会他们游戏的规则,更愿意自己决定游戏的方式,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玩具和玩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极大满足孩子的自主意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孩子做事缺乏主见,通常与家长缺乏孩子的沟通是分不开的,所以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要求,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愿望的机会,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孩子有主见并不是鼓励孩子盲目去做事情,而是让孩子在掌握事情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再去做事情。因此,在孩子进行重大决定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收集自来,了解熟悉各选项,这有助于孩子进行科学选择。如果孩子平时自主性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找出孩子的弊端,最后了解孩子做出选择的动机。如果孩子平时很有主见,父母可以让孩子自主完成选择。不同年龄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自主能力,家长这种把关的尺度也应该不一样。
一个不懂拒绝孩子别人的孩子,在别人眼中是没有想法的,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