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常常为孩子一些古怪的行为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孩子每一个“古怪”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可能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呼唤父母的关注得到帮助更好地宣泄。
这个时候,父母的倾听是对孩子最好的关注和支持。父母要重视倾听孩子的心声,有些甚至是我们容易忽视的东西。孩子是一个成长中的人,他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遇到困难,随时随地遇到迷茫费解的问题,并且他们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一会儿哭得伤心欲绝,一会儿笑得灿烂。父母这个时候,应该明白,倾听孩子的目的,不是看孩子说的东西对与错,而是用倾听的动作来给孩子支持和理解,通过倾听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都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单,父母永远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倾听孩子的诉说,充分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并不是放纵孩子,而是一种家教艺术。只有倾听,父母才知道孩子心里所思所想,才能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而孩子有了倾诉的机会,就会跳出压抑的心境,克服自卑感,从而以自信的步伐迈向成功。
父母要用正确的姿态倾听,父母要想该百年孩子不听话等逆反心理,就必须让自己摆脱传统的教子观念, 不要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孩子,而是用平等、真诚的态度去和孩子沟通。这样的话,孩子才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让孩子由“不听话”变为“听话”,因此,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做好姿态。首先是“停”,手了心理的“停”,也就是说父母要暂时放下正在做和正在想的事情,注视对方,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是“看”,也就是会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脸部表情,说话的声调和语气,手势和以及其他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最后是“听”,即专心倾听孩子说什么,同样以简短的语句,如“你觉得老师不公平吗?”等语句进行说明,也许孩子的行为确实有不对的地方,但父母千万不要急于批评。待孩子说完之后,父母可以好好和孩子沟通,然后再慢慢引导孩子思考一些问题。
我们要都对孩子表现出倾听的兴趣,当孩子想我们倾诉时,父母要认真倾听,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做父母的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孩子的冷暖,吃住,学习,还有关心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对孩子所讲的事情要表示出兴趣,孩子永远都会和父母快乐地交流下去。因此,当孩子对我们说的某件事感兴趣时,父母一定要表示兴趣,认真地听,并把认真的态度传达给孩子。如果我们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衣服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让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孩子也会养成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的样子。
父母再忙,也要听孩子说。在孩子的内心深处,他们是希望和父母做朋友的,孩子有了高兴的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与父母分享,如果有烦恼的事情,也很想得到父母的开导和帮助。但是大多数父母都没有好好和孩子交流的习惯,在这种观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会随着孩子的长大而越来越深。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每天抽一点时间,哪怕是十分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父母可以在做饭的时候,让孩子一边择菜,一边与孩子聊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父母也可以在孩子睡觉前十分钟,听孩子唠叨下雨同学之间的关系……听孩子说,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个好的途径,也是做妈妈的责任,因此父母英爱给予足够的重视。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当他们在讲述自己奇怪的想法是,父母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说话,随意打断孩子的讲话,不仅是不尊重的表现,更有可能关闭心灵的大门,从而拒绝和大人沟通。
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委屈,当孩子跟父母倾诉自己的委屈时,父母要认真地听孩子讲述事情的整个过程,也许孩子只是想找一个倾诉者,他们倾诉完,心里就舒服多了,也许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忘记这些委屈。这时,父母需要的仅仅是倾听罢了。
这时候,孩子也需要安慰,听孩子倾诉完自己的委屈后,父母不要做任何判断,先直接把孩子的感受说出来就行,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找到了心里依托,会很相信我们的。
父母也可以在孩子关键时刻开导孩子,从而我相信孩子也不会再感到孤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