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感叹,孩子很聪明,但做起事来是没有耐心的。孩子在几岁到十几岁之间,孩子的大脑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如果小学阶段的孩子,读书写作业二三十分钟,就起来动一动,做点别的事情,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候,如果父母期待孩子像大人一样,一两个小时都很专心致志地做作业,不但不切实际,甚至有些强人所难。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把竞争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指导下,他们不但会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想把孩子教育成多才多艺的全才,因此拼命地为孩子报一些补习班和才艺班。
每个家长的处罚点都是好的,还有很多原因能引起孩子缺乏耐心和不专注,如学习内容不适合自己,他们就会表现出不专注,内容太简单,孩子又会感觉无聊。面对孩子学习没有耐心等问题,家长们往往会使用强制手段。这样的教育方法对那些做事不专注的孩子效果很不明显,即使当时他听了我们的话,看似认真学习,但不要过多久,孩子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面对孩子做事不专心,不耐心,父母千万不要急于加强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马上进入状态,按部就班地去做事,学习。这样很容易激发孩子的消极情绪,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这时,父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讲究一点策略,不但会令孩子乐于接受,还会引导孩子做事专注又耐心的好习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多给孩子说一些赞美的话,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孩子做事情没有耐心,但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一般来说,老师要求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孩子会集中精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因此,父母要做好孩子的家庭教师,为孩子完成作业规定一时间。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要求孩子在相应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力争保质地完成作业。如果孩子的作业量超过了孩子稳定的时间,就应该让孩子分割作业,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注意力,而且会让孩子学习又张有驰,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似乎没有多大的耐心,只要想到一件事情,他们总是希望立刻去做,否则便会不停地纠缠,遇到没有耐心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的要求而作出让步。如果父母每次都是只要孩子已要求就作出让步,孩子得到的经验就是“父母总是听我的,我想怎样样就怎么样”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小事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比如洗碗。做饭等,这些事情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尝试去做,在经历这些小事后看,父母要用一是的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意志坚强的体现,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下,就越能体现出来,这时父母要鼓励孩子做事不半途而废,孩子经过一段努力完成一件事时,父母就要及时表扬,强化孩子做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