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温暖,来自于湖畔的春风;有人说,温暖,来源于家人的关爱;可我说,温暖,是陌生人在雨夜的一次帮助......
八月,踩着夏日的尾巴,我和母亲来到北京度假。这个季节的北京,天气依旧炎热,气候有时变化无常。晚上,我们结束了西单的游玩后,准备回酒店。无奈周六的西单,是电召出租车的热门之地。想着距离酒店只有五站的距离,我们就准备搭乘公交车回酒店。谁知道走了一半,只见玉珠般大的雨滴无情地打在车窗上,紧接着,数不清的雨点逐渐连成了一面水帘,车窗外立刻一片模糊。一想到我们没带雨伞,我心里立刻揪了起来,妈妈也露出了焦虑的神情,我不断默念,只希望雨能下小些,再小些……
“哗-哗---哗......”,雨,越下越大;公交车,到达了酒店附近的站点。我和母亲拿一件单薄的外套罩在头上,一同跑到公交站台的牌子下避雨。牌子上又窄又细的屋檐根本罩不住檐下避雨的行人。行人们有的冒雨回家,有的通知家人带伞来接......檐下避雨的人慢慢少了。最后,只剩下我、母亲、还有一位陌生的阿姨。
雨,下得比方才还大了。天空在乌云的映衬下显现出黄灰色,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孔,时不时劈下的闪电无情地将天空撕裂;道路两旁的树木显现出可怖的黑色,在风中左摇右摆,仿佛随时都会被风“腰斩”;一滴滴雨连成了一面面水帘,扑到地上,激起了片片水花;冰凉的雨水和着寒风,打在路面上,溅到我的腿上、脸上,更刺在了我几乎绝望的心里。我在冰冷的风中不停哆嗦:“这雨,到底什么时候停啊?!”
也不知过了多久,雨,才小了一点。但同刚开始的雨相比,依旧算是瓢泼。一旁的阿姨也似乎注意到了这一切,转过身来,举起了她的红伞,拍了拍母亲:“雨下小些了,你们没带伞把,我这儿有把伞......你们远吗?要不我送你们回去吧。”我和母亲连忙点头致谢,并指明了酒店的方向。
就这样,我,母亲,阿姨撑着一把小小的红色折叠伞,一路向酒店的方向走去。这一路,经过积水和台阶时,阿姨叮嘱我们要小心看路;经过有车辆通行的马路时,阿姨告诉我们“小心,有车”......我抬头注视着那把遮在头顶的红色折叠伞,那炽热的红色,好似春日的暖阳,也好似她热情的心。
终于挨到了酒店,站在酒店大堂的台阶上,我与母亲向她表达了谢意,并挥手道别。我凝视着她走远的背影:黑色的短发,浅色的衣服,已被冰冷的雨水打湿;她手中的那柄“暖阳”随着她的步伐左右摇摆......
雨夜的夜色很深,我看不清她的脸,但我依旧记得那个背影,和那个背影手中的红雨伞。那时,雨中的寒风像是被温暖稀释,不再刺骨;树木也随着雨势的变小而停止摇摆。一切都恢复平静。脸上的雨水混着感动的泪水,几分温暖在我的心头慢慢晕染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