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阅读,大体而言应该可以说是在看故事,就好比在高山发现了金矿一样,孩子们在书籍中发现故事后,也会感到喜悦。
阅读完毕后,与孩子讨论心得感想之前,可以让孩子闭上双眼暂时的沉思或做笔记等,把内容在脑海里做一番整理。
而让这种喜悦家加倍的方法,就是把故事说给他人听。把自己发现的故事传达给别人,会让孩子感受到“我可以给别人某种东西的成就感”,这也会让阅读的喜悦加倍。
就算是同样的内容,随着说话的人不同,对剧情的表达也会不相同,有些小朋友会以简略的方式表达,有些小朋友则会以长而详细的方式叙述。
当然,以长而详细的方式叙述的孩子,也许起记忆力较强,但并不是具有很强的感想能力。因为长而详细的叙述能力,其实是属于记忆能力,并不算属于感想的能力。
总之,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读者能感受到喜悦即可。因此,妈妈不需要指正孩子故事是否有表达错误的地方,只要专心聆听孩子的表达内容。
当还在在说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孩子所说的故事顺序以及因果关系是否正确。不过,就算孩子所说的故事顺序以及因果关系不正确,也不需要指正孩子,只要以孩子是否充分了解为基础点就好。
此时,如果可以把声音根据所出现的人物和气氛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就可以体验到更有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