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老师在提到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时,总会这样说:“这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不是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就是打扰其他人学习,实在没人理他,她就在下面摆弄玩具。”孩子的家长也无奈地表示:“我真怀疑他们的屁股是尖的,就是坐不住。”“我的孩子是不是多动儿呀?”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自已家孩子很聪明,但就是做起事来没有耐心。刚开始玩积木不到几分钟,又去玩电子游戏,画画才学两天,就扔下画笔闹着要学钢琴,钢琴买了,老师也请了,他却说弹吉他。看着孩子这样整体漫不经心,做事有头无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样子,每个做家长的都会很发愁。其实,孩子坐不住、读书做事心不在焉,只是表面现象。家长需要发挥“名侦探柯南”的精神,去观察、了解孩子不专心学习、做事的真正原因。
几岁到十几岁孩子的大脑后海处在发育阶段,注意力自然比较短。如果小学阶段的孩子读书、写作业二三十分钟,就起来动一动、做点别的事情,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如果家长期待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一两个小时都在专心致志地做作业,不但不切实际,甚至有些强人所难。其次,由于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们把竞争点转移到了下一代身上。
面对孩子做事不专心、不耐心,妈妈千万不要急于强制孩子按着自已的想法,马上进入状态,按部就班地去做事、学习,这样很容易激发孩子的消极情绪,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这时,妈妈如果在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讲究一点策略,不但会令孩子乐于接受,还会引导孩子养成做事专注又耐心的好习惯。一、放一放、帮一帮、夸一夸 而:渐渐延长孩子专心的时间 三、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四:让孩子学会等待 五:用身边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小事情都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耐心,例如洗碗、拆桌子、收拾房间等。刚开始,孩子会漫不经心的地边做边玩,这时妈妈可以站在一边督促孩子,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耐心去完成。
在经历过小事的锻炼后,妈妈还应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意志坚强的体现,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