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上文,在上篇文章中,我们与家长朋友们讨论了关于思考之于孩子成长中为什么具备有这么强重要性的三个主要原因,也就是对于孩子实际成长中具备有较高影响力的三个方面,同时还对于家教老师朋友们可以在对于孩子开展家教辅导过程中,去做好的一些原则性因素。那么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更进一步来与大家讨论关于这一主题的深层次内容。
基于前文,我们想来和大家讨论一下,关于在对于孩子开展家教辅导过程中,我们所可以实际做好的两件事情:
一是鼓励孩子说出来和写下来。思考很多时候是隐性和模糊的。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思路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在草稿纸上一步步写清楚。当他试图解释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时候,本身就是一个整理、反思和深化理解的过程。家教老师认真倾听他的表达,适时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个公式?”或是“这两步之间有什么关系?”,能有效帮助孩子厘清思路,让模糊的思考变得清晰可见。有时候,孩子说着说着,自己就发现问题了。
二是要做思考的陪伴者和引导者,而非替代者。这一内容的重点就在于,我们要按捺住自己在看到孩子遇到问题时,迫不及待想要直接动手去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心和手。家教老师最重要的角色,不是站在孩子前面拉着孩子跑,而是走在他身边,在迷茫时点亮一盏灯,在他偏离时轻轻提醒,在他跌倒时鼓励他自己站起来。给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允许沉默,允许尝试,允许反复。我们要相信孩子思考的潜力,克制住自己包办代替孩子解决问题的冲动。当孩子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答案时,那份成就感和建立起来的自信,是任何家教老师都无法直接给予的,而这也是对于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和宝贵的品质所在。
而在这一主题中,我们也并不仅仅只想与家教老师们做讨论,还想来和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说:您也是思考火花的守护者。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绝不仅仅是家教课堂上的事。家庭环境中的点滴浸润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关键。我们建议家长朋友们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日常交流中多提问孩子的想法。无论是讨论一个新闻,解决一个生活小麻烦,比如怎么更快收拾好书包,或是洗碗的顺序怎么安排更合理,还是孩子分享学校的事情,都可以有意识地多问问孩子的想法、看法和理由。这传递的信息是:你的思考是有价值的,我们很重视。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重视,还能通过这个方式来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
二是耐心倾听孩子的“为什么”。当孩子好奇地问“为什么”时,不要嫌麻烦和敷衍孩子。如果知道答案,可以尝试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如果不知道,不妨坦诚地说“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一起查查资料看看?”。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在保护他思考的动力源泉。
三是肯定孩子思考的努力,而不只是结果。当孩子花了很多时间认真思考一道题,即使最后结果不尽完美,也请看到他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妈妈看到你刚才一直在很认真地画图和找关系,这种钻研劲儿真棒!” 肯定思考过程本身,会让孩子更愿意在思考上下功夫。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我们深切理解大家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在知识更新速度让人眩晕的时代,我们教给孩子的具体知识点,终有一天会被更新、被遗忘。但在思考中淬炼出的能力——分析、判断、质疑、创新和解决问题的韧性,这些才是孩子未来行走世界和应对未知挑战时最硬的底气,最明亮的灯塔。
当我们选择一位家教老师,不妨多关注他是否在意孩子解题时的思路,是否愿意花时间听孩子讲他的想法,是否在孩子犯错时看到了引导思考的契机。家教老师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他多么学识渊博能瞬间给出答案,而在于他是否有智慧、有耐心、有方法去点燃和守护孩子头脑中那束独立思考的火苗。让我们和家教老师一起,少一点对标准答案的急切追逐,多一点对孩子思考过程的用心陪伴和智慧引导。
当孩子们能够自信地说出“我是这样想的”,而不是只记得“老师是这样教的”时,他们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力量,拥有了开启未来无限可能的金钥匙。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是我们对孩子最长远的投资和最深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