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与大家讨论了关于我们引导和培养孩子探索精神对于孩子成长中的实际影响所在,不少家长朋友们也与我们联系反馈对于这方面了解的兴趣所在,所以今天,我们想与家长朋友们来细谈一下关于实践层面上的教育应该如何做。
基于前面重要性讨论的基础,我们想和家长朋友们说:培养探索精神,光靠嘴上说说不行,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能激发和支持他们探索的环境。这就像是给种子提供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阳光雨露。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重点来和大家讨论:
第一,要打造安全且丰富的探索空间。这一部分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物理安全是底线。家里,特别是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我们要做好基本的安全防护,比如插座保护、家具边角防护和危险物品等要妥善收纳。确保孩子在自由探索时,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安全而受到严重伤害。安全了,我们和孩子才能更放松地允许探索发生。
二是心理安全是保障。比物理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孩子需要知道,他们的探索行为,只要不是故意破坏或伤害,即使搞砸了、弄乱了或是失败了,也不会招致我们的严厉批评、嘲笑或过度惩罚。一个包容、接纳以及允许试错的氛围,是孩子敢于探索的心理基础。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没关系,弄乱了我们可以一起收拾;没成功?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三是要为孩子提供开放性的材料和玩具:减少那些只有单一玩法、按个按钮就完事的玩具。多准备一些开放性强的材料,比如积木、乐高、橡皮泥、彩纸、画笔、纸箱、沙子、水和自然物等。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玩法,孩子可以自由组合、搭建并创造,充分发挥想象力,每次玩都能有新的发现。
第二,要带领孩子拥抱自然和真实世界。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多地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公园、郊野、山林和河边。大自然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变化和新奇。让孩子观察蚂蚁搬家、看树叶四季变化、听鸟儿不同的叫声、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摸摸不同质感的树皮石头、踩踩水坑……这些真实的感官体验,是任何书本或屏幕都无法比拟的,能最直接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一方面,则是要带领孩子参与真实的生活,不要把孩子隔绝在生活之外。做饭时,可以让他们帮忙洗洗菜,这可以引导孩子感受水的流动和蔬菜的质感,递递调料,过程中孩子就能闻闻不同的味道;打扫卫生时,可以让他们擦擦自己的小桌子;逛超市时,可以让他们帮忙找东西、认识不同的商品;修理东西时,可以让他们在旁边看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探索和学习机会。
而对于孩子有时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弄坏东西,或者为了看看里面有什么而拆解物品,尤其是一些电子产品。这需要我们区分是探索行为还是故意破坏。
我们的建议是:,先和孩子沟通清楚,哪些东西是绝对不可以碰的,比如贵重物品、危险品、爸爸妈妈的重要文件等,哪些东西可以在征得同意后探索。而如果孩子有强烈的拆解欲望,可以提供一些废旧电器、旧钟表、或者专门的可拆装玩具,,在确保安全,去除电池和电源线后,可以满足他们的探索需求。而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先别急着发火,试着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是想知道里面是什么?还是想试试它的功能极限?。然后温和地指出后果,并一起想办法解决。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探索行为需要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
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朋友们可以在家里开辟一个小小的“探索角”,放置一些开放性材料;周末固定安排一些家庭探索时间,比如一起去公园“寻宝”,找不同形状的叶子、石头,或是做个小实验,又或者一起研究解决家里遇到的一个小问题,比如怎么让阳台的花长得更好。让探索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习惯和乐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兴趣点和探索方式各不相同,发展的节奏也有快有慢。我们不必焦虑于孩子为什么不像“别人家孩子”那样对某件事感兴趣,或者为什么探索的“成果”不明显。尊重孩子的节奏,持续地提供环境和支持,保护那份珍贵的好奇心。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浇灌,那份探索的种子终将在孩子心中绽放出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本次主题内容较为丰富,将分为上中下三篇来与大家详细讨论,欢迎感兴趣的家长朋友们关注。